【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秋天是稻穀結穗、彎下腰桿的季節,也是農人看見辛苦成果的時節。台灣農村陣線、台大學生會,與友好農產等組織,連續兩天在台大蒲葵道舉辦「彎腰生活節」,透過農學市集、講座、音樂會及紀錄片放映,讓更多民眾了解台灣的在地小農,以及許多面臨開發壓迫的農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持續努力。

參與農學市集的各地農友包括彰化溪州、南投溪底遙、雨林咖啡、宜蘭大宅院和來自雲林四湖的吳家新米等十多個小農。這些農民以友善土地的方式進行耕作,讓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健康的食物,同時讓消費者透過消費方式資助他們的工作,讓這些耕作方式可以持續下去。

台灣農民長期受到中間商剝削,以低廉的價格收購,讓農業生產成為一項僅能溫飽的行業,來自雲林四湖的吳家新米,攤位上的負責人說,在當地一台斤(0.6公斤)的米收購價格是9元,連一罐礦泉水都買不起,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中間的價差全由糧商賺去。

收購價格低,加上多數的小農不一定有能力自行販賣產品,農民為了多賺一些錢,不只生產稻米,還得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例如蒜頭等,但是這些經濟作物的風險也相對高,一旦供過於求,價格一樣低廉。

拿出袋子裡的新米,他們說因為這些米曬過太陽,所以晶瑩剔透,一公斤要價120元,而這個價錢,其實反映了農家生產的成本,但比起收購價格,卻是天差地別。

另一邊則是宜蘭大宅院,《女農討山誌》作者阿寶說,除了友善農友組織以外,他們正積極尋求與教育局合作,讓學校支持社區農業。阿寶解釋,目前許多學校實行校園農耕,讓小朋友自己種菜,他們希望學校能夠從社區農民中聘用講師,一方面穩定農民的生活。

之後他們希望能夠推動校園營養午餐由社區農友提供,讓社區與學校成為契作的關係,農民能夠藉此有更穩定的消費者,也才能持續的生產有機作物。

除了這些穩定成長的農友們,彎腰生活節還邀請各地因為土地徵收、開發污染而遭到破壞的農村前來擺攤。日前終於確定可以以地易地的彰化二林鄉思寮,帶著大大的南瓜讓民眾挑選。

還在努力抗爭的中科三期后里農民則是帶來有名的高接梨、花卉、馬鈴薯和紅蘿蔔。另一邊則是苗栗後龍鎮灣寶里帶來西施柚和花生,灣寶里同時也是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長期合作的優良農產區。

雖然7月農民抗爭激烈時,吳敦義曾保證不再徵收特定農業區做開發之用,但是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說,苗栗縣長劉政鴻仍然持續動作。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理。但談起抗爭,洪箱卻沒有一絲退縮,仍然充滿活力的繼續衝。

台灣農村陣線代表蔡培慧表示,在台灣糧食自主率不到30%,多數食物仰賴進口。以台灣人常食用的麵食來說,一直到2009年,小賣的食用量已高於稻米,但是台灣的小麥自給率卻相當低。

這些遠從他國進口來台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能源,蔡培慧表示,在石油只能穩定供應20年的時代,不斷依靠進口只會讓台灣的物價指數隨著國際油價波動,嚴重影響各種行業。

蔡培慧說,農業可以創造許多附加產業,最上游的產品生產後,需要加工、物流運輸、包裝、銷售等,這些產業在大量生產的時代,多數依靠自動化機器,但是小農的生產方式,因為產量不大,機械化的成本相對較高,因此選擇使用人力,這些附加產業也能因此復甦。

彎腰生活節讓農友與消費者有機會面對面,讓民眾了解他們的生產方式,了解這些農民愛護土地的心意,透過這些交流加強彼此的夥伴關係,讓消費支持有善生產,也支持台灣在地農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