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新竹科學園區成功後,全台各地不斷複製這樣的發展模式,但是高科技產業究竟是「兩兆雙星」,為台灣帶來上兆產值;又或者僅是個浩劫資源、污染環境的虛胖怪獸?16日由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主辦的「從中科爭議案談勞動/健康與環境正義」講座,邀請相思寮自救會揭開中科四期的真面目。

40年前台灣有RCA污染土地、傷害工人健康,而同樣的問題發生在科學園區的發展上,因為整個高科技產業使用的物質並沒有完全被掌握,加上製程出現的副產品也不一定能被發現,讓40年後的今天,台灣其實還處在科技污染的風險中。

今年的4月28日是國際工殤日,工傷協會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痛斥高科技污染導致全民工傷。因為除了第一線首當其衝的工作人員,必須暴露在未知風險中;高科技產業的污染,也隨著土地、水源和農漁產品,進入全民的身體裡。科技產業將污染成本外部化,讓全民為他們的污染買單。

以發展的成功模型──新竹科學園區為例,產業發展的表象底下,香山綠牡蠣等污染卻鮮少被提起,實際上受污染的水源和土地,整治成本都是全民負擔,而身體健康受害的人民,也只能自付健保費用。因為污染事件讓居民憂心,因此中科四期環評期間,雲林與彰化居民不斷北上陳情抗議,要求中科說清楚污水的處理與排放。

相思寮後援會成員林樂昕指出,到現在中科四期已經開發,但是廢水怎麼排,卻還沒說清楚。面對高科技的未知風險,政府卻不斷投入資源,期待它帶來龐大產值。林樂昕指出,這就像是一對父母把所有教育資源壓在某個小孩身上,科技產業在台灣享受政府各項優惠、減免,卻犧牲了土地與人,表面看起來產值極高的科技業,實際上卻只是個「虛胖」的產業。

翻開相關產業分析,面板業的景氣起落逐年趨緩,也就是景氣上揚的幅度減少,獲利不如以往豐碩。而即使在產值高的時代,企業也因為稅額減免,根本沒有付出多少稅收貢獻。林樂昕說,高科技就像台北大學廖本全老師說的,根本是一個「劫貧濟富」的產業。

除了污染,中科四期的開發也關乎居住其上的居民,因為土地徵收,當地居民面臨迫遷命運。但整個中科的評估機制本身充滿問題,「專家」包裹下的環評或區委會,居民的運命除了在強勢表決下被決定,居民的發言也遭到限制,許多專家沒有親臨現場,片面聽了開發單位的話,以為當地的迫遷問題都已解決。紀錄片工作者許文烽強調,實際上根本沒有安置方案。

去年1月中科四期相思寮土地徵收生效、4月徵收完成,也就是說,即使當地居民沒有去領補償金,土地也已經轉移到國有財產局名下。一直到6、7 月,才有安置方案的說明會。許文峰說,完成程序才有安置方案,它荒謬也表現出行政程序對弱勢居民的壓迫。 而事實上中科四期佔地600公頃,進駐的廠商友達,加上另外兩間,不過佔地200多公頃,還遺留下廣大的閒置土地,有什麼理由非要徵收私人土地?

其實科學園區開發並不會為地方政府增加稅收,那麼地方政府積極爭取科學園區設廠的用意究竟何在?林樂昕直指,一切都是為了炒地皮,「經濟究竟發展沒不知道,但是鄰近住宅、地價卻已上漲!」

許文峰也表示,一旦設立科學園區,周遭土地可以經過多次都市更新,將農地改為建地,土地價值馬上翻漲,「台中市重劃區從一期劃到十幾期,賺的就是這種賣土地的生意!」

從去年到今年,中科四期的抗爭凸顯政府為了科技業,犧牲當地居民的財產權與生存權,以及環境資源;也反映出地方政商集團如何在鯨吞土地的遊戲中獲利。但高科技產業真的賺錢了嗎?即使充滿質疑,中科一期到五期(南投中興新村),科技產業仍然不斷在侵吞台灣的土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