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2008年南洋台灣姐妹會舉辦的活力營中,首度有了拍攝紀錄片的想法。2009年便將記錄片製作排進年度工作會議中。整部影片穿插了外籍姐妹的抗爭運動影像,以及不同姐妹的訪問內容。除了姐妹自己的影像,還有長期陪伴姐妹走過各種運動的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夏曉鵑,以及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等人都在紀錄片中出現。

談起拍片辛不辛苦,每個人都大嘆一口氣,吐出一個「苦」字。南洋台灣姐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說,當初決定拍攝紀錄片,因此在議題委員會底下劃設了紀錄片小組,再從不同的委員會中找到有訪談、錄音、攝影等能力的人,納入小組之中。換句話說,是在現有的工作底下多了一個長達1年的工作計畫。

這部片全部由姐妹負責製作,其他的志工或工作人員,頂多是協助工作,因此這些身兼母親、妻子、社運組織者和學員的姐妹們,身上又多了一個包袱,叫做影像工作者。

邱雅青說,連影片配樂都是姊妹自談自唱錄製,再剪接到影片中。「有時候在另一位姊妹家的地下室,有時候在姊妹辦公室的小房間。大家看著影像,想想有什麼歌適合這個場景,一邊唱一邊錄。」錄音的時候正好是夏天,因為擔心錄音品質不好,連風扇都不敢開,邱雅青說,錄完之後,每個人都滿頭大汗。

對於記錄片歷時一年多終於完成,李佩香說,過去她很依賴,處在「小孩」階段,遇到事情只會問「怎麼辦」,卻不會主動想辦法,現在她變得更有責任感,什麼事情都願意試試看。

她希望看到紀錄片的台灣人,可以更瞭解外籍姊妹的生活處境,慢慢改變社會的刻板印象;對於姊妹,李佩香說,「我不會,反正我是外籍新娘」這種消極想法是阻礙姊妹成長的絆腳石,「每個人剛來台灣,什麼都不懂,但是透過學習,可以創造許多可能性」。

拍攝完紀錄片,看似預告運動已告一段落。但姊妹會北部辦公室主任吳佳臻搖搖頭,「要做的事還多著呢!」

以今年姊妹會的重點項目──「國籍法」為例,吳佳臻解釋,國籍法的制度導致不少放棄原國籍的姊妹,在「歸化」過程遭到駁回,淪為無國籍者。辦公室工作人員李佩香補充,外籍姊妹來台居留一段時間後,移民署會發函告知可申請歸化,不過歸化前必須先放棄原生國籍。

「申請歸化過程中,專勤隊會到家中訪視,調查是否具有真實婚姻。」李佩香說,有時候夫妻吵架,丈夫正在氣頭上,就向專勤隊說妻子沒和他住在一起。專勤隊會認定無真實婚姻而駁回姊妹的申請,導致她成為無國籍者,如果姊妹的護照正好快到期,事情會更複雜,因為她已放棄國籍,根本沒辦法回國辦新護照。

吳佳臻與政府機關交手多年,感觸很深。她表示「大多數行政人員只把這些申請文件視為一堆『檔案』,條件不符就駁回,沒有看到條件不符背後的成因,沒有意識到它影響有多深遠。其實,行政人員只要願意多付出一點心力,就可以改變很多事。」

因為行政人員的消極不作為,讓姊妹面臨許多荒謬困境,邱雅青說,所以姊妹必需到各種場合、經由各種管到發聲,與他們對話,讓政府機關知道他們哪裡做的不對。

經由培力外籍姐妹,讓他們有能力幫助更多人;同時與政府部門不斷溝通,讓法令規章更符合現實生活,吳佳臻說,他們也希望透過教育民眾,改變社會上普遍對於姊妹的誤解。只有從各方面一齊努力,才有辦法達到一個真正多元、包容的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