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政府花納稅人的錢買業配,「左手掏你的口袋、右手買你的腦袋」,引發媒體撻伐。11日卓新獎基金會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共同舉辦座談會,邀請媒體人揭開業配面紗,暢談政府業配的問題。

業配指的是偽裝成新聞型態的行銷手法,行銷的東西可能是一項政策、或一個商品,這些由業主花錢,請媒體製作的「有價新聞」,由於不可揭露為付費廣告,因此民眾往往看不出來它的「廣告」成分,讓人誤以為是一則「真的」新聞。

「反對政府收買媒體」連署發起人、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表示,購買業配並非政府的專利,整個業配市場是由企業、媒體與政府三方共同組成的結構。不過民間主要反對的是「政府買業配」,黃哲斌解釋,由於政府在進行業配購買時,相對是較沒有正當性的,因此民間團體選擇從爭議較大的政府部門著手,討論業配問題。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劉蕙苓也指出,由於業配會偽裝成新聞專題的形式出現,有辦法支撐這樣龐大的媒體採購量的,也只有政府,因此媒體業配8成來自政府部門。

黃哲斌感嘆,業配問題一直存在,但是這幾年,原本應該由業務部門去拉業配,現在連記者都得投入這項工作行列。結果某些駐政府機關的記者,常會困惑自己究竟該先追某條新聞,還是先向自己的採訪對象伸手要錢。

相對於報紙,電子媒體的業配問題更是嚴重好幾倍,劉蕙苓表示,在她的研究訪談過程中,就曾聽過電視台備有三種稿單,分別為:必採必播、必採但不一定播,以及不必採不必播,但人要到場。

「電視台也會準備價目表,例如一則新聞行情大約10萬上下,專題形式或深度訪談可能要15萬。另外座談會的就更貴一些,有些能夠喊到30萬。」只是當新聞可以論斤秤兩的販賣時,民眾還能相信什麼?

劉蕙苓說,業配一開始進入媒體時,大家抗拒得很厲害,但是媒體不景氣、電視台不賺錢,讓「買新聞」這件事的越來越合理。過去編輯部還會與業務部拍桌對罵,現在卻是越來越沒聲音。

相較於歐洲國家限制業配進入新聞節目,並且在播放前有個標示,讓民眾知道接下來的畫面其實是廣告,台灣卻沒有這樣的配套。只是當業配議題越吵越兇,民眾開始風聲鶴唳、看到新聞都懷疑是業配時,也代表了媒體的信任度降低,公器不再扮演守門人,而是幫兇。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表示,曾經報社在開會報稿時,有記者大聲說「今天有兩則業配。」讓他氣得大罵「又不是什麼多光彩的東西,還這麼大聲嚷嚷!」他感慨,雖然不少媒體人對業配反感,但是搶著做的,也是大有人在。

劉蕙苓也指出,由於新聞現場已經出現兩套常規來對待氾濫的業配,結果許多年輕的新進人員,對於業配的道德敏感度也跟著下降,「他們覺得,大家不都這樣做。」另外媒體也形成專業分工,例如出現所謂的業配記者。

經過這陣子的討論,朝野兩黨開始有了壓力,也正在進行協商,企圖透過修改預算法,仿效美國,政府部門不可做隱藏式文宣。不過黃哲斌也強調,就算預算透明,業配也不會消失,因為政府只要在採購過程中,在合約裡明訂「保證新聞露出」,那麼得標廠商也還是會買業配。

因此除了政府立法,「媒體自律」也變得相當重要,如何在市場中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嚴守「媒體人的價值」,成了新的課題。劉蕙苓感嘆,這個社會一直都是資訊不對等的狀態,也正是如此,才需要媒體擔任守門工作。只是多數媒體環境,也壓的記者喘不過氣。

黃哲斌則鼓勵許多年輕人進入媒體工作。他表示,雖然媒體環境低落,但這陣子的討論興起後,也看到政府有轉向的可能。「16年半的工作生涯讓我累積了不少媒體資本,雖然過程很辛苦。」黃哲斌說,但如果不進去,就沒有辦法反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