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的哲學之道,保持自然的水圳,並在兩旁種滿樹木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台灣農村縱橫交錯的水圳是農村生態的命脈,但是農田水利會長期以來以水泥代替原本的自然水圳,妨礙水圳的功能,不僅水分無法滲露到地下水層裡,水圳中的生物多樣性也跟著消失。

19日上午,屏東現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朱玉璽等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農委會檢討現行水圳工程問題,同時提出農村景觀規劃的上位計畫,維持農村「生態、生活、生產」三大面向的發展。

台灣農村全長7萬多公里的水圳目前超過5成都已水泥化,這種混凝土U型溝將水源和土地分離,也讓水圳成為一條死水溝,研究顯示,水泥化之後的水圳,多數台灣原生魚類都消失,只留下強勢的吳郭魚。

雖然水泥水圳有許多問題,但農田水利會仍不斷採用這項工法。朱玉璽指出,屏東萬巒的五溝村原本保留了原始的水圳,且已將其指定為歷史聚落。但是去年12月,當地便相繼出現幾個水圳工程。

朱玉璽表示,這些工程規劃前沒有充分讓民眾參與,就連當地居民打電話詢問工程資料,農田水利會卻告訴居民,必須是地主詢問他們才願意告知細節。「水圳是全村的人都要用的,但農田水利會所為的民眾參與卻只限地主!」朱玉璽痛批農田水利會根本沒有資訊公開和民眾參與。

對於民間團體的反彈,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工程科技正陳衍源回應,水圳改善工程進行了20年,農委會也提出以生態工法代替原本的三面光水泥工程,「但是民眾不喜歡生態工法,害怕水源滲露到土地裡,水尾的居民會沒有水。」加上一般混凝土U型溝,平均造價每公里約2百萬,生態工法的價格會貴上一倍,因此農田水利會不太願意使用生態工法。他也強調,農委會不斷要求農田水利會在工程施作前需與民眾加強溝通。

只是對於農委會的解釋,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長溫仲良反駁,水源滲露才能夠涵養地下水,讓農田成為地下水庫。而水尾地區沒有水用,應該要檢討農業用水是否足夠,因為農田水利會往往將農業用水調撥給工業使用,導致無水灌溉。

溫仲良也解釋,部分居民反對生態工法,是因為擔心土堆在雨天時會崩落,才會認為水泥邊坡比較牢固。但是農委會卻沒有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其實要避免土堆崩落,最好的方法就是有天然植被的覆蓋,但是農田水利會的工程卻是砍掉邊坡植被,破壞水土保持。」

對於農田水利會將水賣給工業使用,陳衍源解釋,農田水利會有透過加強灌溉管理,以及要求經濟部開發新水源的方式來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的問題。只是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如何加強管理時,陳衍源則回應,「就是透過休耕並給予補償來減少農業用水。」完全沒有檢討工業與農業搶水的問題。

溫仲良怒斥,農委會本末倒置不檢討水權問題,還將缺水原因推給傳統水圳滲露。他也強調立法院既然已通過農村再生條例,農委會就應該提出農村景觀、生態的上位規劃策略,讓農村發展有個一體的願景,還給農村自然水圳,薄保持農村整體生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