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blr_mcn96aZafU1rk2fj6o1_1280圖片來源: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http://blog.baagic.com/)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微涼的天氣,帶著一杯外帶熱飲,讓人全身都暖和起來。但看似方便的熱飲杯,其實隱藏了健康風險危機。多數消費者不瞭解,雖然塑膠熱飲杯蓋上標示了編號,但這些區別耐熱度的編號卻無法保證安全無虞。而近日網路上悄悄流傳起「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部落格的一篇文章,內容清楚分析塑膠杯蓋的各種標號與材質,並釐清產品標號與安全性之間的問題,並在文章末端邀請消費者共同參與連署,要求政府修改食品容器相關法規,並且增列安全性的標示,讓民眾能夠一目了然。

談起「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部落格,它背後藏鏡人楊孝先表示,雖然過去念的是廣電,之後則是電信與智慧財產等相關專業,不過真正讓他企圖建立這樣一個網站的理由,則是他個人與制度對抗的過程。「因為自己曾經有許多爭取修費者的經驗,而身邊的朋友也會向我請教如何去進行客訴,或是詢問我如何改善修費者服務。其實我還滿有資格當一個『奧客」的。」

回憶過去爭取消費者權益的行動,楊孝先說,大學畢業那陣子他便和幾個朋友寫信向蘋果抗議,質疑為什麼蘋果相關產品在台灣價格足足是美國的2倍,昂貴價位讓一般消費者無法購買。他也曾經替朋友寫信抗議蘋果統一了經銷商的定價。因為這位降低售價的經銷商遭到蘋果的警告,要求他提高定價否則將停止供貨,但這種片面決定市場價格、罔顧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讓楊孝先感到不滿。

另外楊孝先也曾因為許多消費者糾紛而進行訴訟。例如因為搭乘飛機行李遺失,讓他開始鑽研相關規定,結果發現每個成客的行李,雖然在托運時會貼上一張帶有條碼的標籤,但這個掃瞄條碼的機器卻不一定是每個機場都有配備,換句話說,當顧客的行李遺失時,並不一定有辦法根據行李標籤來進行搜尋。

當時行李遺失的楊孝先發現這樣一個漏洞,另外他也發現,雖然航空公司會負擔賠償責任,但是賠償方式卻是以「重量」進行計價,每公斤賠償20美元,最高上限32公斤,因此不論行李內究竟裝了怎樣的貴重物品,只要重量不夠,航空公司僅需要付出小小的賠償金。

「許多人以為遺失行李保險公司會給予賠償,但其實保險公司賠償的只有你在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這段旅程中遺失的行李,如果是在回程掉了東西,基本上保險公司並不回賠償。」楊孝先說,當他開始進行客訴、甚至和航空公司打官司時,才發現這行李運輸本身有多不安全,顧客權益又是如何不被保障。

這些消費者權益在制度中受到侵害的案例,讓楊孝先打算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而開始注意熱飲杯蓋的問題,則是因為楊孝先幾乎每天都會購買外帶的熱飲,杯蓋上的標示與數字引發了他的好奇,搜尋相關資料後才發現數字背後的奧秘。包括編號1號的標誌代表了它是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材質,耐熱溫度僅有60至85度,而便利商店等常用的外帶杯則是以6號為主,屬於PS(聚苯乙烯)材質,耐熱溫度介於70到90之間。但是外帶熱飲的溫度卻位於85到96度之間,因此這些杯蓋究竟安不安全也引發楊孝先的質疑。

「為了做出讓一般人容易理解的簡報,收集了許多資料,結果查了之後才發現問題之複雜。」楊孝先直言,由於目前熱杯蓋的標號只是杯蓋「不變形」的容許溫度,但並非「不溶出有毒物質」的溫度,加上杯蓋並沒有「直接接觸食品」,因此不算「食品容器」,也不受「食品衛生管理法」約束,因此即使出問題也無法可管。

另一方面環保署雖然要求廠商強制標示,但這個標示並非為了食品安全,而是為了「回收分類」,這些編號所代表的各種材質,其實是為了提供消費者或清潔人員在進行分類時能夠更精確的區別,因此才有強制標示的規定。換句話說,熱飲杯蓋的食品安全在相關法令中付之闕如,沒有任何現行的規定是針對民眾使用時能否避免健康風險來訂定。

也因為杯蓋的問題如此複雜,且凸顯食品安全把關上的大漏洞,原本只打算將問題整理清楚的楊孝先,轉而進行網路連署,希望消費者在看到這些資訊後,願意一起連署要求政府首先將杯蓋納入「食品衛生管理法」管制範圍,同時針對杯蓋的材質進行檢測,包括遇熱、酸性物質等是否溶有毒物質等,最後則是改變標示方式,除了有指出材質的編號標示外,更要新增讓消費者一目了然的安全使用標示,讓消費者能夠知道這樣的材質在怎樣的使用狀況下安全無虞。

當連署達到一定數量後,楊孝先也打算要求衛生署修訂相關規則,保障消費者權益。「一般人對於消費者權益受損感到無力,但如果有個方式讓大家在爭取權益時有跡可尋,那麼一般人就不會這麼無力。而當每個消費者都願意發出自己的聲音,即使這聲音如此溫柔,就像綿羊的叫聲一般,但它一樣能夠產生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