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30幾坪的房子被格成10多間的小套房出租,居住在籠子裡得台北籠民讓各界看見台灣的居住環境的惡劣程度。29日立委姚文智邀請學者和內政部共同召開公聽會,針對住宅問題提出解決之道。而內政長李鴻源也承諾將會立即檢討目前的租屋補貼政策,並且思考如何取得社會住宅的用地,「蓋一個漂亮的社會住宅,作為典範讓大家看見」。

台北籠民的出現震驚各界,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痛批,由於房地產價格並非由市場決定,而是壟斷在少數擁有土地和政經關係的優勢者手中,因此形成「新地主階級」。這個階級透過炒作土地獲利,而政府必須面對資本過度集中在房地場市場中的亂象。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鍔也質疑,政府明明有提供租金補貼,但是這些人卻沒有辦法拿到補助,「租屋的人才是更弱勢的一群,但過去政府都強調協助購屋,因此在購屋補助和租屋補助上分配不均,看到籠民的出現,政府應該思考調整目前的補貼政策。」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則指出,香港會出現籠民,就在於他們的公共住宅數量不足,加上公共住宅的地理位置偏遠,民眾得要額外付出交通成本,因此他們才會寧願選擇居住在市中心裡。彭揚凱表示,雖然去年因為籠屋火災凸顯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許多人要求香港政府拆除籠屋,但是缺乏配套,拆除這些屋子後其實反而是讓有駐防需求的人得要付出更多居住成本,導致他們處境更困難。

而台灣同樣有著公共住宅數量不足的問題,彭陽凱表示,雖然政府提供公營住宅讓民眾承租,但是公營住宅的租金是市場租金的8成,而以台北市為例,即使是破舊不堪的整建住宅租金也在6千左右,而頂樓加蓋的房子則要1萬上下,公營住宅的租金最低仍需要4千至5千,但籠屋的租金卻只要3千,「可見公營住宅的租金根本沒有與可承擔的租金連帶,對於有住房需求的人來說依然租不起。」

加上租金補貼的對象並沒有做出分級補貼,只要符合資格就是齊頭式的補助,「但是最弱勢的人往往也是資訊取得最艱難的一群人,因此根本不知道可以申請。」彭揚凱也以韓國都市更新為例,過去韓國都市更新拆除老舊房舍,結果導致弱勢居民無家可歸,也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後來韓國轉向將都市更新後的房屋撥出一定比例作為公共住宅,滿足民眾住房需求。

對於學者和民間團體的建議,營建署長葉世文也表示將會立即檢討租金補貼與購屋補貼的比例,他強調根據營建署統計,每人基本住宅需求是3.96坪,而台灣有20萬人不達此一水平,這些人也是營建署重點補助的對象。至於都市更新後提撥一定比例作為公共住宅,葉世文表示營建署也正朝此一方向努力。

而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表示將會率先清查瞭解籠屋的數量和狀況,另外社會住宅的興建方面,也可以思考如何將因為少子化而廢校的校地釋放出來作為社會住宅用地,「內政部手上113公頃的國宅用地也可思考如何拿去興建會住宅。」李鴻源也表示,一般民眾對於社會住宅觀感不佳,因此之前在興建過程中遭遇許多阻礙,但中央政府也希望能夠帶頭蓋起舒適的社會住宅,扭轉外界的觀念。

立委段宜康則強調,社會住宅不是只有硬體的需求,許多國宅、平宅等一開始蓋好時也都很漂亮,但是住在裡面的人有許多需求,政府應該將這些社會資源的配套做好,才能真正解決弱勢生存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