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_1593-300x200  

圖片來源: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記者 鐘聖雄

「有人知道他們這一趟從台東走來,花了幾天嗎?」一早才剛下飛機,下午就沖倒凱道擔任晚會主持人的張鐵志問著台下的人群,台下此起彼落的發出「15天」、「16天」的應答聲。「有人說16天,這個答案對也不對,正確來說,在這條反對美麗灣大飯店的路上,他們已經走了好幾年。」

去年12月,聖誕節前夕,美麗灣大飯店的二次環評在台東縣政府召開。好幾年下來的訴訟敗訴、強硬施工、地方政府護航等行徑,讓反美麗灣的怨氣達到高點,不僅當地反美麗灣的民眾大量集結,外地的聲援者也不斷湧入縣政府前的T字路口。

那一天搭公視的便車,到火車站前載前來聲援的洪箱、苗栗大埔的彭秀春,還有林口A7站的徐玉紅。在車上我們戲稱這三個到處征戰、為環境議題與土地徵收聲援的三人,是社運界的飛天小女警。而洪箱則苦笑著說,她沒來過台東一次,第一次來居然是為了抗議。

最後環評會議仍然做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讓站在場外的反對者失聲痛哭,原以為爭議多年的美麗灣大概暫時無法有更多打擊面,只能等待新的司法訴訟結果了,沒想到當地人可不像我這麼容易屈服,不論是抵制美麗灣業者的相關企業,或是呼籲拒絕入住美麗灣等等動作,沒有一刻因為環評挫敗而停歇。

前幾個禮拜,當地原住民開始發起「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北上的活動,領頭的龍哥打著赤腳走出每一步,站在凱道的舞台上,腳指頭包著已經髒污了的紗布,他連聲對到場支持的民眾道謝,然後緩緩的說出徒步北上的心得。「感謝我的伴友,雖然我是打赤腳,但是因為有他們,我才能繼續走。剛開始我有點茫然,不知道自己要不要來,但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我要走、走這條路、走到總統府。」

「打著赤腳真的很痛,路面磨著水泡,但我的祖靈告訴我一定要走下去。」徒步北上的行列沿途路過許多原住民部落,這些部落同樣遭受開發的威脅,傳統領域因為政府政策、財團搶地而遭到掠劫,「這些部落的耆老跟我說,『我們把這個傳統領域的責任託付給你』,然後交給我一個信物,託我帶著北上。」受各個部落所託的責任,讓徒步北上的腳步越來越沈重,「但我還是走上來了,我不敢相信,感謝我的祖靈!」

美麗灣的BOT看起來似乎是個地方官商XX的個案,但實際上卻包含了台灣這麼多年來城鄉發展不平均,偏鄉資源缺乏,以及政府在缺乏產業政策後只能透過協助企業炒地皮等等政策上的失靈。長期無法得到是當合理的發展,讓原住民族或是偏鄉居民大多只能跑到城市工作,而在這些地區在政府或財團眼中,就只是一塊肥美的地皮,他們看的不是開發對於整體帶來的發展,而是開發過程中可以得到多少錢。

那一天遊行隊伍從東區出發,一路走向凱道,晚會開始時,雨也越下越大,但撐著傘的聲援民眾沒有離開。而美麗灣也大動作發出聲明槁,強調不會將海灘私有化,美麗灣副總經理朱膺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這片美麗的海灘,但使用者付費,除了台東縣民可免費進入海灘外,其餘民眾則比照國內其他海水浴場收費標準收費進入,不會要求入住飯店才能使用海灘。」

「希望民眾多到美麗灣及附近村落走走,實際聽聽部落居民的聲音、看看部落環境,相信民眾會感受到美麗灣對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

的確去年的環評時,不少支持美麗灣的居民也站出來,但就像所有的開發案一樣,當政府沒有思考怎樣的發展適合地方,而長期受到冷落、只剩下老人與小孩的偏鄉,在面對一個打著「可以帶來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名號的開發時,或許只有接受,以一種奮力一搏的姿態去接受。

「當部落只剩下老人與小孩,年輕人都出外工作後,對於美麗灣開發案大家其實是無力去討論的,因為連部落會議都難以召開。」莿桐部落族人林淑玲說著,但是是誰把部落原本的弄成這個樣子的?不就是這個政府嗎?「它先讓家鄉原有的能力消失,再讓財團進來,把僅剩的海洋也奪去。這個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命運。但沒有人會願意在自己的生活能力被剝奪後,選擇去接受一個洗碗、打掃的工作。」

林淑玲是長期以來地方上堅持反對美麗灣的部落族人,也因為反對立場,在地方上受到許多壓力。也因為她的堅持,讓這個議題在這兩年持續發酵,許多藝術家與藝文人士紛紛加入反對行列。「感謝大家的參與,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我們也看到許多同樣面臨開發的部落,也繼續用自己的力量抗爭下去,並且教導自己的孩子追隨土地。」幾是充滿了悲傷與無力感,但這些人卻依然堅持要做下去。

我想起環評結束後那天,打電話給蔡中岳補訪一些東西,電話那一頭他們正在烤肉,環評過程中哭的慘烈的他,聲音裡面已經沒有悲憤,他說反正我們總是要繼續對抗下去,管他環評有沒有過,「因為花東地區的發展,不應該是依靠一個違法的業者撐起來,我們要有自己對於發展的想像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