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7748207_c609f5eb39_m.jpg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宜蘭三星鄉的行健村,位於三星鄉的右胸口,村莊在羅東鎮的西方,位置稍偏北,人口大約1千人、耕地面積2百公頃,村中有行健和安農兩溪流過。幾年前在政府積極推廣有機農業的風潮下,行健村也加入了有機村的行列。

行健村的前村長、60多歲的農友張美說,10多年前她已經自己種起有機米,「我在行健村當了20多年村長,對有機很堅持。」張美說,她認為「有機」是未來的趨勢,除了自己種、自己吃,她也想提供廣大消費者更健康的飲食,因此號召村莊裡的老農一同加入有機行列。

張美回憶,2009年2、3月間,大家決定一起做,因此找了許多推廣有機的單位合作,總共開了5次研習,2009年的下半年,張美詢問村莊裡有意願加入的人,大約10多名農友簽好同意書後,行健村第一批有機米便開始進行。

「第一批總共16公頃。」張美說,行健村屬於一期稻作,去年生產出的米大約10萬台斤。不過因為當地加入的農夫大多年事已高,大家也不懂的行銷手法,因此一開始賣的並不好。加上農會不願意收購,讓行健村的有機米一度滯銷。

問及農會為何不願收購,張美無奈表示,農會對於有機村推廣活動還保持觀望態度,所以不想收購。張美說,後來有人在網路上看到行健村有機米的消息,主動表示願意幫忙,才打破行銷困局。

透過網路行銷販賣,行健村有機米目前賣出一半,也有企業與行健村合作認養。張美說,「我們的米是現點現做,客人訂單來了之後,才會把稻穀拿去碾米、包裝,這樣才能維持新鮮。」

談起推廣有機的過程,因為缺乏農會的協助,所以所有的過程都必須由農民自己想辦法解決,張美說,以烘乾為例,有機米和傳統米不同,因為擔心烘乾機裡殘留傳統米,和有機米混在一起影響品質,所以收割後進行烘乾時,農夫都會到場,先把烘乾機器打掃乾淨。從收割到烘乾,大約需要花費近1個月的時間。

今年行健村的有機耕作面積上升到23公頃,張美表示,他們也在嘗試以稻穀、雜草來製作有機堆肥,並且計畫將種植的作物種類擴展到雜糧和果樹,以後也會研發許多農產加工品,例如:有機豆漿等。

談起村莊現況,張美感慨,鄉下地方比較難找工作,年輕人大多離鄉,村莊人口1千多人,平均年齡很高。推廣有機一方面是希望讓消費者吃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期待能改善當地經濟,張美說,「如果有機村能夠弄起來,相關的產銷等工作,可以提供就業機會,年輕人也可以回來。」

在網友協助下,行健村成立了「行健有機合作社」,在網路販賣有機米,張美說,村莊也有生態旅遊,提供外地人體驗鄉村生活。網路上也發起了「團購助老農」等活動,希望能讓老村莊展現新活力。行健村有機米相關訊息可上網查詢(http://行健米.tw/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