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2009年莫拉克颱風降下驚人雨量,也讓南台灣豪雨成災,不過這樣的異常氣候未來恐怕成為常態。國科會13日發佈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底下,乾、濕季差異將會明顯,而暴雨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如何順應新的天氣型態,並且有效利用水資源,成為政府的新考驗。

莫拉克颱風之後,國家研究單位開始進行一連串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推估模擬,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佳表示,研究中心利用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的氣候模擬模式,比對台灣30年來降雨量變化,發覺全球氣溫升高之際,乾、濕季的對比也逐漸加劇,乾季降雨減少;濕季則暴雨成災。

周佳首先解釋,大氣循環對流中,氣流上升處則易形成降雨。而隨著季節變化,氣流南北移動,造成世界各地的乾、濕兩季。由於全球暖化導致大氣中平均濕度提高,讓濕季期間的降雨量變多,且集中在少數幾天。

對比台灣30年來的觀測資料,可以發覺乾、濕季特徵較明顯的中部地區,出現濕季降雨變多,而乾季雨水減少的現象。除了兩季特徵拉大以外,降雨季節還容易發生暴雨,周佳表示,以2009年的高雄為例,過去高雄年平均降雨量為1800mm,而2009年,扣除莫拉克颱風的降雨量,高雄年雨量僅有900mm。

換句話說,光是莫拉克颱風短短幾天,就把高雄半年的雨量一次下足,而未來這種現象將會更加頻繁。

「由於台灣地形山高水急,暴雨發生時,這些水份不易滲入地底,就會在短時間內流入大海。」周佳表示,當乾季明顯,而雨季降雨又集中在短短幾天時,台灣在水資源的保存將會面臨危機。

對於近日春雨不來是否也是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效應?周佳表示,今年正好是反聖嬰年,目前氣象的特徵都符合反聖嬰的要件,根據以往氣象值,雨水應該會在5月梅雨季時出現,只是梅雨來臨的時刻,將會影響農耕。

而氣候變遷影響雨水分佈,水資源的儲存和利用也將受到考驗,周佳表示,台灣水稻生產消耗水量高,未來也許可以在技術改進下減少用水,另外由於北區乾、濕季變化不明顯,較無缺水問題,因此也可考慮南水北調的方式來舒緩南部乾旱。

不過這樣的說法遭到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反駁,張豐年表示,台灣水稻生產面積早已所剩不多,大量銷耗水資源的都是工業開發。而南水北調恐怕開山挖隧道,導致許多山脈崩塌,「未來小林村滅村事件只會頻繁上演。」

張豐年也指出,台灣過去總以水壩或大型攔河堰作為儲水的設備,但是降雨又急又大的情況下,高山土石沖刷權衝進了這些水壩與攔河堰,不到造成嚴重淤積,也減少了它們的壽命。上游淤積嚴重,結果下游沒有泥沙補助,反而導致嚴重淘空、橋墩裸露等問題。

而且這些水壩與攔河堰又蓋在高處,清淤困難,一旦毀損將對下游造成嚴重傷害,張豐年表示,水利署應思考如何逐步拆除這些淤積嚴重的水庫、大壩,而不是繼續規劃新的水壩,以滿足用水需求。

除了水庫及攔河堰工程影響河川本身的疏浚能力,下游河床兩旁的堤防,也阻擋河川自然擺動的能力,「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河川就是會改變它的位置,讓河床的泥沙平均淤積在兩側。」張豐年說,結果提防擋住河川的路,泥沙只能重複淤積在同一處,導致河床越墊越高,比路面還高,只能不斷加堤防洪。

這些殺雞取卵的儲水建設,最後成為造成災難的禍首,張豐年說,水壩或許有儲水功能,但早期先人使用的斜堰其實就能應付用水需求,不需要將河川堵死。對於水利署只想蓋水壩解決用水問題,張豐年痛批行政機關根本沒有腦袋,不做全面性的思考,結果水資源局拚命蓋水壩和攔河堰,河川局則是幫忙清淤、善後擦屁股。

他認為面對氣候變遷,政府應該多面向的進行總量管制,在產業發展、水資源和污染排放量上都得管制,而非無限度的進行開發。至於目前正在規劃的攔河堰與水庫,張豐年也強調不應該繼續下去,否則只會造成更多災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