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台塑集團旗下公司──台灣化學纖維與麥寮汽電,日前指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提出的研究報告內容損及台塑集團名譽,因此提起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以及「妨害名譽」刑事告訴,同時向莊秉潔求償4千萬。而此舉也讓學術界關注,認為將嚴重影響學術自由,引發寒蟬效應。因此發起聲援連署,並在29日舉行記者會,嚴厲譴責台塑集團以司法手段恫嚇學者,要求台塑本於社會責任撤銷告訴。

根據台塑集團提出的民事訴訟起訴書,台塑集團認為莊秉潔在環保署召開的「六輕工安事件環境監測及蒐證方法」專家會議中、或是在媒體採訪以及醫界反國光石化聯盟新春茶會、環保署國光石化專案審查會議等場合上,依照自己的研究報告,指出台塑六輕的空氣污染對民眾健康造成影響。這些內容讓台塑集團認為涉及「指摘、傳述足以毀損原公司名譽」、「危言聳聽」,因而提起告訴。

對於台塑集團提告並求償4千萬,同時要求莊秉潔在四大報頭版刊登道歉聲明,學術界發起連署聲援莊秉潔,短短兩天連署人數已近5百人,其中不乏中研院研究員和各大專院校學者。

面對企業以司法作為手段,企圖消滅不利於他們的聲音,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感到相當不可思議,「台塑的社會責任在哪裡?」根據他的研究,台灣歷年幾次溫室氣體升高都與台塑有關,且這幾年台塑工安問題不斷,對鄰近居民造成威脅,「現在居然還要告學者?」

陽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傅大為則諷刺,中世紀時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太陽為宇宙的中心,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塵等論述,挑戰以宗教神學為主的宇宙關,但也不見教皇對他提起告訴,「難道我們現在連中世紀都不如嗎?」

與莊秉潔同屬中興大學的工學院院長薛富盛則表示,學術界的任何研究,都應該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以嚴謹的方式進行,加上學術界的研究經費多來自納稅人的血汗錢,因此學術界更有責任要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回饋社會。

「學術自由並非表示學者具有100%的豁免權,而是更加要求學者本身進行自我規範。」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劉靜怡表示,另外學術界也會透過嚴謹的同儕審查,不斷檢視一份研究結果的正確性。換句話說,面對學術研究學術界自有一套檢驗和辯證的過程,中研院院士周昌弘直言,研究結果若有問題,莊秉潔可以自己負責,但不該是讓企業以提告方式去對待。

「令人遺憾的是,莊秉潔以客觀嚴謹的方式獲得的研究結果,可能不符合某些企業的期待,因此被提起告訴。」薛富盛直言,公害污染已經是一個公共議題,公共議題可以透過公開辯論方式獲得共識,如果對於莊秉潔的研究不滿,台塑自己也可去做研究,公佈他們的研究報告說服社會大眾,而不是透過提告壓制不利於他們的聲音。

周昌弘也感慨,學者不能只是關在象牙塔中寫寫研究報告即可,如果學者不秉持著學術良知,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諸於世、揭露問題,那將會是全民的損失,他直言,這次企業提告影響了學術討論的空間,也侵害了學術自由的殿堂。而中興大學主任秘書陳吉仲則代表學校宣讀聲明,強調學術自由不容外力侵犯,並引用英國1988年推出的教育法案,重申學術自由尤其「不受學術圈外不具有學術批判能力的人的威脅或干預」,而學校方面將會盡力維護莊秉潔的相關權利。

學術界除了對台塑提出譴責,也對司法體制提出呼籲,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徐偉群指出,這十幾年來,台灣司法界中明顯出現「妨礙名譽」遭到濫用的情況,且起訴的過程中,法院也沒有重視「言論自由」的保障,加上對於妨礙名譽的相關判決標準不一,法界無法有一個清楚的標準知道怎樣的狀況才能稱為「妨礙名譽」。

徐偉群表示,莊秉潔遭台塑集團提告的內容,很明顯的是他在公開場合中針對公共議題的發言,而企業對此以司法作為恫嚇手段,因此基於保障言論自由及其衍生出的學術自由,「我們建議刑事部分檢察官應該不起訴,而民事部分則是駁回,為這樣的案子留下判例。」

承辦這起訴訟的詹順貴律師表示,目前法院認為台灣化纖和麥寮電汽所提的告訴事實交代的不夠清楚,因此還要再補充資料。而詹順貴也認為,這起案件駁回機率極大,畢竟除了事證不足以外,莊秉潔的言論屬於學術界的範疇,就應該回歸學術範疇進行辯論,而不是在捍衛人民基本權利的法庭中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