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八里的汪菊,因為面臨土地徵收,害怕將會失去田地無法維生,每每想到徵收一事,總是淚流滿面。圖片來源: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鐘聖雄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這是我父親留下來的祖產,我就靠這塊田生活,現在政府還要來把它搶走,實在是有夠可惡!」居住在八里、高齡71歲的汪菊,邊說淚邊流。汪菊是八里「台北港特定區計畫」基地上的現住戶,由於該計畫預計徵收126公頃私人土地,且自行拆除的期限在4月20日已經到期,因此多數居民也已完成自行拆除作業,只留下殘屋片瓦橫躺在空曠的土地上頭。但目前徵收範圍內仍有兩戶人家要求原屋原地保留,不願接受徵收,一個是汪菊,另一個則是和汪菊一樣高齡71的張萬益。
汪菊101歲的母親汪楊惜在今年初過世,汪菊說,媽媽過世前只關心兩件事,一件是徵收後要搬去哪住,另一件則是房子被拆了沒。去年中得知要被徵收,因為過度擔心,原本身體硬朗的媽媽也因病去世。「還在治喪期間,里長跑來問我們要不要去參加台北港的動土典禮。」汪菊氣憤的說,「是嫌死一個不夠,要把我也氣死湊一對嗎?」
不願意被徵收的汪菊,從小是汪家的養女,汪菊說,「以前過得很辛苦,幫人家挑水、撿柴,一年下來頂多能換兩套新衣服。每天清晨2、3點就得到竹林裡去挖竹筍,然後帶到市場去賣。」一直在八里長大的汪菊,結婚後仍住在當地,家裡8個孩子就靠這片田地養活。
由於以前的房子是土角厝,都已經毀壞的很嚴重,「牆壁的裂縫還能看見外頭中廣的電塔。」汪菊說,因為擔心颱風來時房屋被吹壞,所以才進行改建,但是改建以後卻被判為違建,因此建築補償頂多只有80萬,加上其他補助最多2百萬出頭,根本不夠汪菊和四個兒子、媳婦、孫子一家8口購置新居安置,且沒了維生的田地,生活也將出現困難。
「這塊田是我父親留下來的,我們就靠它吃飯過生活,上面種了竹筍、龍眼,還有蓮霧和香蕉,我從來沒買過菜。現在說要徵收,日子都不知道該怎麼過。」汪菊哭訴著。
自從知道要被徵收後,晚上都睡不好,一想到徵收的事,眼淚就止不住。汪菊說,但又怕哭了兒子們聽到會擔心,因此不敢哭出聲。「今年因為徵收的事情,田裡也沒心思照顧,怕自己花了心力去顧,結果最後被徵收,龍眼樹、芒果樹等最後還是被砍掉,想到這裡人就無力。」
原本自動拆遷補償的期限是4月20日,但新北市政府表示,汪家正在辦理喪事,因此延長到5月20,不過汪菊說,「我不需要它延期,我反正是不給它徵收的。這是我父親留下來的祖產,不能在我手上丟掉。」
雖然堅持不搬,且曾經向新北市政府提議希望比照「大埔模式」原屋保留、農地以地易地,但新北市政府卻表示,汪家所在地未來是規劃為綠地,因此無法保留。雖然劃出大片綠地,但台灣農村陣線成員陳平軒直言,台北港的細部規劃非常奇異,其中規劃了大筆綠地,可是這些綠地卻遠離住宅區,反而鄰近旁邊的八仙樂園,「所以這片綠地雖然是公設,卻根本像是八仙樂園的前庭,住戶很難使用。」
雖然今年4月台北港自救會曾召開記者會,希望新北市政府能夠劃設農業區讓許多務農的人家繼續以耕作來維生。不過新北市地政局表示,由於農地面積總共不到0.5公頃,究竟該怎麼劃、劃在哪還得交由城鄉局去研擬。
而同樣因為地處綠地區塊,因此無法獲得原地保留的還有張萬益一家,一家子從清代就住在當地。而張萬益小時候13遂父親就過世,身為長子還得負責養活4個弟弟,因為自己的農地不適合種稻,因此借錢買了十三行博物館附近的3分農地種稻,後來土地被徵收,換回來的地不適合耕作,只能放著長草。目前張萬益現有的土地上種滿景觀植物,張萬益也和士林官邸合作,由他幫忙照料生病的樹木,等到痊癒後再將樹木送回,生活就靠這片土地。
過去張萬益的田地還曾幾次遭到佔用,首先是河川局將堤防蓋在他的土地上頭,因為有公共設施在田地上,結果張萬益申請興建農舍,準備將老舊的土角厝翻新時,遭到了回絕。之後提防拆除,但又有中廣的電塔蓋在他的土地上頭,這個電塔還是準備向對岸發射訊號,進行統戰工作的電塔。
這段時間土角厝已經毀壞,兄弟們只能搬到外頭居住,兩個弟弟合開塑膠工廠維生,但張萬益仍然想回到老家蓋房子生活。爭取好久,中廣電塔才終於遷走。而張萬益原本打算結合兄弟的土地一起申請建照蓋房子,卻又因為不合建築法規,因此改申請興建農舍。只是興建時來不及將兄弟的土地一併申請,結果只拿到自己土地的農舍建照,建築面積15坪。但中間卻又遭遇建材被偷等狀況,導致工期延誤,最後建照展延2次無法再延,只能過期。
「後來建築師說可以變更申請,但是我們再申請時,鄉公所卻說那不是他們的權責,要我們找新北市政府,新北市又推回給鄉公所。」張萬益的女兒、張靜娟氣憤的說,也因為一開始申請建照過期,後來又無法再申請到新建照,連帶也就無法取得使用執照,因此張家房子被判為違建,沒有任何補償。
「去年因為要徵收,新北市政府帶人來進行地上物查估,說我們是違建,後來我們申請『程序違建補照』,新北市又說我們不合農發條例規定的農地必須超過0.25公頃才能蓋農舍的規定。」張靜娟說,但是張家的農地是在89年以前持有,因此明明就不受新的法令規範,只是當張靜娟提出反駁後,新北市政府又改口說,當地在90年和98年都有都市計畫,所以也不能蓋,「等於是不給我們合法的機會。」
對於張家遲遲無法申請建照,地政局表示,張家原本申請到的15坪農舍,最後樓地板面積卻蓋了110坪,地政局無奈表示,「我想這沒有人能接受啦。」只是雖然張家興建農舍面積超過最初設計,但面臨土地徵收時,張家卻沒有機會矯正這個錯誤,只能被貼上違建標籤,拆屋走人。
總共160坪的土地,當初新北市政府告訴張家,要保留就得申請抵價地,但申請之後新北市政府又說因為位在綠地上頭,所以不能保留。看著農地上種滿的景觀植物,張萬益感慨,我們只想靠這塊土地生活,其他什麼都不要,但政府比土匪還土匪,憲法保障的一切都沒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