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今年58歲的滬尾工作室文史工作者紀榮達,搶救古蹟文物和歷史建築已20年,這一年他被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控告「不當得利」,因為他所搶救下來的「陳雨水古墓碑」不被文化局認定為古蹟,加上多次轉移放置處,最後由文化局出錢租下貨櫃擺放,縣政府認為私人物品卻由公家出錢保管,因此告上法院,藉以釐清古物產權。保護古蹟多年,竟然落得遭縣政府控告的下場。

歷史古蹟擋道 遇開發難保留

台灣雖然有進行文化遺址的調查,但是調查之後卻不一定有積極做為,許多古蹟往往因開發工程而重現天日,不少遺跡也因為遇上工程發包,所以不得不異地重建,或者被判定無保存價值。除了這次的「陳雨水古墓碑」是他十多年前在淡水道路工程下搶救下來的古物,紀榮達參與的古蹟保存活動中,令他最感遺憾的,莫過於台北縣的樂生療養院。

當初青年樂生聯盟喊出變更設計保留90%,但是紀榮達認為,根本連1%都不該拆除,應該是捷運工程為了樂生繞道,而不是樂生因捷運妥協。指著樂生院區的平面圖,紀榮達說就算保留90%,由於工程發包都是挑最便宜的,劣質工程將會影響保留下來的建物。目前院區不少建築出現裂縫,證明了紀榮達的推論。

雖然樂生已成為文建會指定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但紀榮達說,文建會有沒有去進行調查、潛力點的範圍有多大?這些調查似乎都沒有看見。當記者詢問文建會文資總處目前樂生院區建築損毀應由誰負責維修時,文資總處回應由於樂生院主管單位是衛生署,因此必須由衛生署編列預算進行維修,有必要時可請文建會幫忙。

當記者追問樂生已是世遺潛力點,歷史建物的維護不該由文建會負責嗎?文資總處則表示,雖然樂生是世遺潛力點,但它的建築並沒有被指定為歷史建物,文建會也曾要求台北縣文化局趕緊將它指定為歷史建物,才能進行修繕工作。

利益勾結 犧牲弱勢與歷史

文建會的回應將責任分割,導致無法由單一機關負責,卻也變成沒有機關需要負責。對於文資總處的回應,紀榮達無奈得說,台灣的樂生院是日治時期建造的漢生病院,與台灣的人文、自然地景和時代背景相關,是獨一無二的漢生病院,這樣的建築竟然沒有被列為歷史建物,令人咋舌。

「政府僅以選票為考量,又和地方利益掛勾,只能犧牲掉弱勢、犧牲掉歷史。」紀榮達直言,原本應是守門員的文建會和文化局,反而把門打開,在這種利益至上的思維下,不知道有多少無法發聲的古蹟就這樣消失掉。

主管機關軟弱 民眾保護古蹟意識不足

台北縣文化局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的委員李乾朗老師提起樂生也是一陣感嘆,他認為文建會和文化局都太過軟弱,所以面臨各方壓力時往往選擇棄守,當時變更設計捷運局必須付出很多賠償,加上地方利益糾葛、居民反彈等問題,文化局因此不敢講話。

回顧樂生問題,紀榮達與李乾朗不約而同認為,根本是選址錯誤,加上歷史古蹟的主管機關不夠強硬,導致樂生院被犧牲。李乾朗說,官員應該不惜賭上辭官都要保留古蹟文物,而不是戀棧權位。

面對歷史建物、古蹟文物的保存,主管機關佔了很重要的位置,雖然台灣已有文化資產保存法,近年也不斷修法調整內容以更適應現代社會,但是對於保存古蹟文物的概念,主管機關卻甚少教育民眾,李乾朗說,主管機關在這方面其實是失職,他們應該要強調古蹟保存的公共利益,但是他們寧願放棄,讓利益流入少數人手中。

將古蹟文物拆除後進行土地開發,等於圖利少數人,李乾朗說,一個都市必須保有一定比例的空地和老建築,才能保持都市的「微氣候」,但是台灣政府卻不斷將歷史建物指為危樓,不去思考它的修復與再利用,李乾朗沉痛的說,「台灣在文化保存上完全不是一個文明國家,對於歷史空間的想像也過於狹隘,這些缺乏想像、只管拆除的做法,真的害慘了我們的下一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