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蘇花公路坍方導致旅客傷亡,加上坍方嚴重,使花蓮唯一聯外道路也跟著中斷,交通運輸受到衝擊,也讓花蓮縣長傅崐萁與鄉親高聲疾呼要求一條「安全回家的路」。1日環保署召開「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蘇花改)第二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民間團體與花蓮縣長分別前往環保署表達意見。
環評開始前環保團體針對行政部門放話加速環評感到不滿,召開記者會要求環委「審慎環評」才能「永保安康」。「化作春泥更護花青年行動聯盟」發言人蔡中岳表示,在地人都想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但只有審慎環評,才能確保這條路是「安全的」。
他期待環評委員能夠保持中立專業,讓花東青年真正擁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蔡中岳也進一步表示,除了目前的「蘇花改」之外,他們也希望有更多元的運輸系統,例如鐵路和海運等,否則一旦新路封鎖,花東居民照樣是失去對外聯繫。
同一時間傅崐萁率領上千居民北上抗議,要求「動工蘇花改、還我蘇花高!」並且強調松山羽田直航所需時間,都沒有台北到花蓮這樣遙遠,根本是「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除了要求蘇花改儘快動工,傅崐萁表示,花蓮人有五個訴求,包括確定蘇高與蘇花改動工時程、封路或斷路時的配套措施、另外花蓮損失如何補助、「花東建設發展條例」何時通過,以及如何振興花蓮產業。
雖然花蓮縣長認為「蘇花改」可以成為一條「安全」道路,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張勝雄卻反駁,台九線交通以「砂石車」為主要問題,就算有了新的「蘇花改」讓砂石車可通行,砂石車帶來的問題仍不會解決。如果政府認為透過管理可以改善,為什麼現在不做,要等到有了新線才做?
張勝雄也質疑,舊的台九線準備規劃為景觀道路,遊覽車等由客仍會在定點下車遊覽,那麼舊線的道路改善、落石問題,政府又該如何解決?加上動工至少得花七年時間,那麼這七年間的土方運輸又要如何調節?這七年當中的東部交通又該如何調節?
各界關注的當地地質問題,也讓張勝雄十分憂心,他表示,一直到現在開發單位都沒有提出鑽炸方式,代表他們對於地質調查並沒有明確結果。對於環保署趕在兩個星期內就倉促召開第二次初審會議,張勝雄表示,這些都是大問題,兩個星期根本無法順利補件。
雖然民間團體擔心環評因為行政壓力而搶快過關,反而留下更多問題,但沈世宏保證,不會受到任何壓力。至於蘇花改何時可以動工,沈世宏表示不做任何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