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1997年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旁的石梯漁港,台灣首艘賞鯨船出航,帶動當地賞鯨旅遊風潮。漁港旁有個阿美族部落,默默的在為爭取傳統領域土地而奮鬥。
位於花蓮秀姑巒溪出海口北岸的港口部落Makutaay,相傳是幾千年前阿美族原住民登陸台灣的地點,作為一個耆老部落,當地還保有豐富的阿美族文化特色。20年前,部落開啟了爭取傳統領域的運動,一爭就是20年。
好不容易在去年,事情有了重大突破,申請資料終於送進原民會!為了讓更多人聽見原住民的心聲,20日當天,港口部落準備舉行一場音樂會,邀請10幾個阿美族部落共襄盛舉,為往後的運動結盟。
住在部落的Lafay(陳英彥)說,幾百年前部落就已經生活在這裡,日據時期政府鼓勵種植水稻,改變了當地的耕作型態,部分旱地因為沒有進行生產,因此並沒有進行土地登記。但是到了國民政府之後,這些旱地都成了國有土地。
目前部落有40多戶人家共同爭取將這些過往旱地劃設為傳統領域,不過申請的作業始終卡在鄉公所。Lafay解釋,民國79年,部落就已經向鄉公所進行登錄,打算讓這片旱地恢復為傳統領域,但是20年過去,鄉公所始終沒有處理。鄉公所方面回應族人,因為承辦人員流動,導致資料遺失,無法申請。
只是這樣的說法無法取信於人,Lafay質疑,40多戶的申請文件怎麼可能全部消失?而這些土地包括了目前石梯坪服務處周遭土地,以及北回歸線標記的鄰近土地。Lafay苦笑,「花東地區每個公共設施的背後,恐怕都有一段原住民土地遭剝奪的血淚故事。」
這些土地已經由國有財產局轉移給縣政府,目前主管機關是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一直到去年,因為族人有較大的動作,讓鄉公所不得不把資料送往縣政府,再轉呈原民會,才讓爭取傳統領域的活動有了突破。不過即使申請資料以已送進原民會,東管處對此並沒有任何回應,Lafay說,「東管處選擇冷處理」。
港口部落目前約有1千多名族人居住,以漂流木工藝聞名,Lafay說,因為當地每逢颱風就有大批漂流木出現,所以逐漸發展出這項工藝,加上許多族人回到部落開設工作室,部落也順勢發展出深度旅遊。
Lafay說,港口部落靠近石梯漁港,是台灣賞鯨的發源地,同時也有泛舟活動,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不過這些遊客和原住民文化卻沒有連結。」為了讓旅遊業不要沖淡當地原住民特色,部落才發展出深度旅遊。「不過我們還在摸索,邊做邊學。」加上沒有特意宣傳,港口部落的美,都是靠口耳相傳累積起來。
整個爭取傳統領域的運動中,讓原住民見識到政府行事的蠻橫、粗糙,Lafay指出,其實從民國60幾年的衛星航照圖就可以看出當地有部落開墾的痕跡,就算沒有土地證明,也能代表部落生活在當地。「但是土地一夜之間就變成別人的,很多地主根本都不知道。」
Lafay說,當初國有財產局要將土地承租或賣給縣政府時,應該要先公告,但是都沒有,所以族人根本沒有機會去反對,土地就成了縣政府的。行政上的蠻橫導致原住民必須繞了一大圈,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土地。只是一繞,就繞了20年。
「在花蓮和台東,傳統領域被拿去BOT的事情時常發生,傳統領域使用時應該和原住民商量,但是政府都沒有這麼做。」Lafay說,台東莿桐部落美麗灣飯店的事情,以及鄰近更多大飯店建案都是這樣,政府與企業跳過原住民,彼此達成協議。
「現在的東部發展條例也一樣,根本沒有來和原住民溝通,政府自己悶著頭做。」Lafay氣憤得說,但是花東地區的快速開發,對於原住民文化卻會帶來相當嚴重的衝擊,「原住民文化與土地息息相關,一旦失去土地,原住民文化也跟著不在,這是用一百年的時間都無法恢復的傷害!」
為了讓外界聽見原住民的聲音,同時為長遠的爭取土地作準備,港口部落預定在20日當天邀請10多個阿美族部落共同前往當地,舉辦一場音樂會,為往後的運動互相打氣。Lafay說,政府不做事,那民間只好自己堅強,用自己的力量來爭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