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由於10月15日農委會以行政命令禁止在特定農業區上興建集村農舍,引發新竹地區北上抗議,怒斥農委會罔顧農民權益,並要求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下台以示負責。不過農委會回應,禁建農舍僅限特定農業區,而且是「集村農舍」,其它個別興建的農舍並未禁止,因此並無損及農民權益。

由於監察院於9月期間針對集村與個別農舍提出兩次糾正,要求農委會予以改正,因此農委會也在10月15日發佈行政命令,「為避免農地建地化且保護優良農田工農業生產使用目標,集村農舍應見不得位於特定農業區」。只是此舉遭到新竹地方民代反彈,在18日帶領大批農民北上抗議。

抗議群眾不滿5乘以上農地都是特定農業區,目前限制興建集村農舍導致農地價格下跌,無疑是要逼死農民,他們要求限制興建集村農舍必須有完整配套和落日條款,同時有照顧農民的具體措施,不要「以保障糧食生產」為理由限建農舍,卻又讓農產品價格下跌、鼓勵休耕。

不過參與抗議的農民,並非全然了解訊息,有些農民以為此行是抗議「糧價過低」,也有部分農民以為未來都不得再興建農舍,甚至要將原有農舍拆除。來自新竹的柯先生說,官員說我們裡面放轎車沒放農具不算農民,要把房子拆掉,我們就這麼一棟房子,拆掉要住哪?

對此農委會水保局局長黃耀明澄清,農委會發出的行政命令是禁止興建在特定農業區上的集村農舍,但政府沒有限制特定農業區「個別農舍」的興建,也沒有限制一般農業區興建集村農舍,並未損及真正從事農業的農民權益。

他也強調,全台農牧用地253萬公頃,其中最精華的特定農業區僅27萬公頃,大約1成,十分稀有,是重要農業生產地,「為了下一代子孫,必須保留這些農地!」

而台灣農村陣線也在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發所講師蔡培慧質疑,如果這些北上抗議的人真的是農民,怎麼會有錢在前一天買下四大報、半版廣告刊登他們的聲明?

蔡培慧也質疑,特定農業區本來就是為了維持農業生產,卻跑出一大群人要求開放蓋集村農舍,這群人是否已經購買特定農業區土地,等待以買賣農舍來獲利。加上多數民眾搞不清楚這次抗議動機,讓蔡培慧懷疑,這些農民是否被誤導?

而農村陣線成員林樂昕也表示,真正的農民並不會想要賣地,只有想要炒作農舍的投機客,才會大規模的在農地上蓋房子。

其實集村農舍的政策,原本是為了改善農地零碎化的問題,不過當年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因為不同意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與興建農舍而下台,結果2000年的修法,讓集村農舍與個別農舍並存,同時將農地最小變賣面積從5公頃降至0.25公頃,並且解除僅有農民可買賣農地的限制,大開農地交易的大門,成為後續農舍氾濫的原因。

加上集村農舍的規定非常荒唐,導致農舍氾濫,蔡培慧解釋,集村農舍建蔽率是10%,也就是100坪的土地可以有10坪拿來蓋農舍,但是因為農舍與空地不需要集中在同一區域上,因此許多偏僻地區的田地,農舍卻是蓋在市郊或平坦的農地上,導致某些地方充斥農舍,加上個別農舍並未禁止,因此農地上頭全是此起彼落的農舍。

蔡培慧表示,要改善農地零碎化,首先應該讓農民有合理收入,農民才不會想賣地。其次如果有農民打算賣地,也應該是賣給政府而非建商,再由政府將農地轉售給想要務農的人。也就是說農業用地的使用方式不能改變。

而今天抗議中,也有民眾提出政府應該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希望政府先規劃一段緩衝期,避免損失過大。對此律師詹順貴則苦笑回應,因為中科濫用「信賴保護原則」導致大家跟著亂用,其實「信賴保護」是要保護「合法取得」的權利。他表示,如果這些農舍還在申請中,那是建商「預期」的利益,並非信賴保護要保障的對象。

農地轉建地,大舉興建農舍,導致投機客進入,養地、炒地皮,廖本全感嘆的說,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農業所得過低,加上政府鼓勵休耕,讓務農成為一個沒有未來的工作。因為務農無法養活一家人,才讓建商有機可趁,介入農地交易市場。農委會這次雖然堅守本分,願意緊縮農舍濫建的大門,但是農業政策的根本問題仍有待主管機關勇敢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oey 的頭像
    zooey

    過於孤獨的喧囂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