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苗栗銅鑼鄉中平村的抗議,其實是很陰錯陽差的。那一天原本參加一個很三八的座談會,在講什麼「閱讀力」,聽半天搞不清楚那是要幹麻。好險中午收到採訪通知,中平村的農民要到營建署抗議,二話不說東西收拾一下就跑了。中平村救了我。
到了現場,幾十個老人拿著會議資料、布條,七嘴八舌向前來採訪的媒體大吐苦水,一人一句搶著發言,一看就知道是一群沒有抗爭經驗的老農民,面對突如其來的土地徵收,被迫走上街頭。這樣的況狀,光是苗栗我認識的就有三個,分別是大埔、灣寶和中平。
這些地方因為長期經濟發展不均勻,農村受到忽略,所以生活在當地農村的人,就像與世隔絕一樣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直到縣政府看上他們的土地,啟動土地徵收的程序,以「公共利益」之名,要求他們犧牲。
三個地方的模式幾乎相同,縣政府去鄰近鄉里開了說明會,表示將會帶來工作機會和地方發展,參與的居民當然同意,因為徵收的也不是他們的土地。結果縣政府就拿著同意書證明自己已經走完合法程序也取得地主同意,問題是地主根本不同意。
或者雖然當地居民多數人同意,但是這些人的土地面積可能是比較小的,結果擁有多數土地的少數地主,卻因為多數暴力,被迫接受徵收事實。苗栗大埔就是這樣的例子。
農村居民哪裡懂得什麼叫做抗爭,只能一個機關、一個機關的陳情,逼急了,只得北上,但是參加會議一個人只能講3分鐘,滿腹委屈哪裡說的完。最後選擇走上街頭,透過媒體讓大家知道。不過走到這一步時,通常都是情況已經病入膏肓。至於整個行政程序中為什麼都沒有人發現問題,這也是大家一直想知道的。
中平村的居民手拿著布條,面向營建署大門訴說自己的不滿,卻被媒體要求應該面向攝影機,居民不知所措的轉身,有些人還沒反應過來,參差不齊的站著。當有人問及事情原委,又是一陣七嘴八舌。
這其實是一個既可愛又心酸的過程,一群樸實的農民不得不走上街頭捍衛家園,卻又不懂什麼抗議的邏輯,只能一次又一次磨練。有一天他們也可能像其他地方居民一樣,熟練的面對鏡頭,有條理的說出他們的訴求,但這只證明了,他們受了多久的煎熬。
到底苗栗要這麼多工業區做什麼?居民懷疑,工業區是假的,挖砂石、回填廢土才是真的。和灣寶一樣,當地有良好的砂石地質,縣政府看重這些土地,卻不是期待透過良好的栽種讓它長出好的作物,生生不息,而是妄想挖走這些砂石賣錢,一次性的消耗掉土地的價值。
面對苗栗這個農業縣城,人口老化、外移,但一直都覺得它有發展成台灣老齡社區典範的潛力。透過良好的社會福利建置、搭配老齡社區成立有機農園,供應這些社區健康飲食,引進相關醫療和服務,其實同樣可以帶動就業和發展,不一定要弄成工業區,也能為地方帶來活力。
縣政府卻用老舊思維在規劃經濟建設,不斷以「廠商需求」為由,想要擴大工業區範圍。看著居民提供的鄰近中興工業區空蕩蕩的廠房,還有銅鑼工業區宛如鬼城的寂寥。但苗栗縣工商發展策進會仍不斷強調,「當地工業區使用率高達100%,所以需要再擴建!」
只是如果真的有這些需要、真的這麼符合「公共利益」、這麼問心無愧,為什麼一開始不敢和居民說清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