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澎湖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預算日前在澎湖縣議會中有條件通過,總共5億5千萬的建設經費,101年度先行編列2.億5千萬,102年度工程經費則傾向向中央部會爭取及接受募捐,能否順利成案尚待觀察。近年澎湖縣政府不斷以爭取大型建設換取經濟發展,也讓當地民間團體憂心,澎湖已經有夠多蚊子館,大量舉債進行建設,恐怕擠壓其他更實際的需求。而大型建設能否符合澎湖人內心的發展遠景,民間團體也認為,恐怕還需要更多討論。
大倉島位於馬公本島3公里處,地處澎湖灣的中心,面積18.4公頃、實際居住人口大約80人。海洋公民基金會召集人吳雙澤說,大倉島人口結構以老人和外籍配偶為主,年輕勞動力不足30人,經濟活動則以傳統漁業和旅遊業為主,「由於大倉島有相當寬廣的潮間帶,因此在發展生態旅遊上,相當具有潛力。」
這次澎湖縣政府力推媽祖文化園區,也讓當地民間團體感到憂心,吳雙澤表示,澎湖有許多類似大倉島這樣人口外移嚴重、經濟活動停滯的小島,這種現象其實突顯政府在整體發展上缺乏規劃。但縣府總以大型開發來彌補,以這次大倉島的媽祖文化園區為例,由於它占地4公頃,已將近大倉島的1/4,一旦開發完成,大倉將成為佛像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從馬公本島前往大倉島的港口,因為道路狹窄,不利遊覽車進入,因此澎湖縣政府則規劃了4條路線進入大倉,從白沙、西嶼等地方都可以前往,但是這樣的路線規劃根本違反旅遊的行程,吳雙澤說,澎湖縣政府沒有和觀光業者討論,了解怎樣的規劃才有發展潛力,未來即使開發完成,恐怕帶動觀光的效果將不如縣府預期。
另外大倉島上目前有一座去年廢校的國小,校舍都還保持完整,但因為地處文化園區中央,因此將會因為開發案而遭到剷平。吳雙澤擔心,一旦沒了學校,當地怎麼還會有年輕人?這樣的發展結果,大倉島民是否有深入思考?
「類似大倉的離島,包括東嶼坪、西嶼坪,面臨的是相當複雜的問題,教育、醫療和人口結構,都需要更全面的關注。」吳雙澤說,許多離島交通相當不便,接連廢校,其實顯示出政府對於離島發展呈現放棄的心態。但目前政府卻將離島的困境簡化成缺乏發展,單純的丟出一個開發案,就以為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沒有思考離島的特色在哪裡,離島的永續發展又在哪裡。
吳雙澤表示,這些離島都還保有自然資源,如何利用天然資源轉型成生態島,並將當地特色塑造成本身的亮點,或許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式。「大倉一旦開發了媽祖文化園區,它本身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破壞原有的東西,換上新的圖騰,成為另一個島,那居民原本的生命經驗,也將跟著消失。」
另一方面,媽祖文化園區的開發將要先花掉2億5千萬的預算,吳雙澤也擔心,恐排擠掉其他建設的經費。「如果把錢投資在文化園區上,那教育、醫療等面東西還做不做?」
現在許多離島都逐步廢校,而學校也多以聘請代課老師為主,吳雙澤表示,民間團體幫忙進行學生課後輔導時發現,學生回家後缺乏照顧、自我認同感偏低等,都是澎湖學童普遍的問題;醫療方面則缺乏許多科別的醫生,遇到緊急醫療事件就是選擇後送到高雄榮總或長庚,「但後送一次要1個半小時,花掉2、30萬。」
吳雙澤直言,「離島建設基金這麼多,為什麼不是把錢花在實際的地方,完善整個教育和醫療環境,提供好的條件,吸引更多人才願意來到澎湖,為澎湖提供更實際的需求。」
此外吳雙澤也指出,目前澎湖許多蚊子館,都沒有得到好的經營管理,又增加新的園區,管理人力投入新的建設,以前舊的建設又更缺乏人力去維護,因此在人力資源上也將形成另一種排擠效應。
由於目前媽祖文化園區仍在中期規劃階段,且議會要求縣政府必須招開全縣公聽會,吳雙澤表示,民間團體也將積極與民眾溝通,並且在公聽會上表達意見,透過參與過程,讓澎湖人一起思考怎樣的未來才是大家樂見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