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苡榕專題報導】新聞媒體常常出現「某某地區小孩因家貧……,在各界愛心協助下,終於獲得……」、「為協助小朋友……,網友發起愛心捐款……」等報導內容,充分表現台灣社會對於貧苦個案的愛心。但卻忽略在善行的背後,更細緻的「行善的藝術」。

就讀高三的呂同學說,在學校老師都會在開學前調查班上小朋友經濟狀況,協助提供各種資源。擔任國中輔導老師的柳小姐也說,開學時就會先蒐集學生資料,即使是在學期間,一旦學生遭遇突發變故也可以立即反應,學校會有相關資源挹注,儘量不讓小朋友因外在環境變故受到影響。

以台北縣為例,學校除了有營養午餐補助,讓小朋友費用全免之外,還會提供一星期五天、一次150元的早餐券,另外許多學生可能面臨「有中低收入之實,卻無法申請」的窘境,學校也會與縣府的住校社工共同家訪,了解問題後由社工幫忙轉介各種資源。

對於媒體偏好一窩蜂報導貧苦家庭個案,柳小姐說,這對學校其實造成一些困擾,許多關心的電話湧進學校,實際上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都有儘量幫忙,但為了消化這些關愛的電話,學校得挪出人力設置單一窗口來回應各界問題。

也曾有媒體報導並發起樂捐活動,卻未先向學校確認狀況,讓學校學務主任感覺不舒服,台北市某國小學務主任即表示,她了解大家都是好意,但其實學校有許多急難救助和補助可以幫忙,媒體可以先向學校確認,如果學校真的沒有照顧到小朋友,也應該由體制內資源先介入,不應該每個個案都循體制外方式解決。

經由媒體曝光讓個案獲得大量捐款的模式,對第一線的社工人員往往也是一種負擔,擔任社工12年的廖小姐說,如果民眾的捐款是流入組織,組織能夠依照個案需求來分配,這樣才能讓資源得到公平的運用。

但如果捐款直接流入個案,法律上社工是不可能要求個案讓出多餘捐款,「但是這只是造成資源更大的不公平。」廖小姐說,社工在第一線幫忙找到各式資源其實相當辛苦,尤其許多無法申請補助的邊緣家庭,社工必須想盡辦法幫忙聯絡各種資源。

但是經由媒體曝光會讓愛心捐款集中在單一個案身上,而實際上還有許多需要救助的個案沒有被看見。廖小姐說,人心是會疲倦的,她捐了這次,不一定會捐下一次,不穩定的資源對個案並非好事,由組織幫忙分配運用資源,並且做好長期規劃,對個案才是最好的。

另外柳小姐也強調,給錢是一種藝術,外界想要幫助小朋友,但是捐款之後錢怎麼送到小朋友手上,是經由信託還是匯到戶頭?後續由誰監督用錢規劃,了解錢是否真的用到小朋友身上?更不用說鎂光燈不斷照在小朋友身上,會不會也同樣為他貼上一張標籤?

曾經因為老師處理方式不夠細緻,在課堂上直接指著某為小朋友告訴大家「他是中低收入戶」,讓小朋友感到自卑,甚至下課後忍不住大哭,呂同學說,學校會提供學生很多補助,但是怎麼給必須很小心、很隱晦,小朋友很敏感,「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這些高調的善行對他們有甚麼樣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oey 的頭像
    zooey

    過於孤獨的喧囂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