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unch  【記者呂苡榕屏東報導】工程思維壟斷台灣的治水規劃,導致水利單位以為水庫、水壩才能穩定供應水源。只是早在日治時期,利用自然工法過濾水源、穩定取水的方式,已在屏東林邊溪上游施行了半個世紀。

林邊溪發源於南大武山,在來義大橋附近與自東流入的來社溪交會而成瓦魯斯溪,隨後在丹林大橋附近出山谷後,往西南前進入台灣海峽。夏季山區雨量大,加上高度落差大,因此流速湍急且水面混濁。「春東苦旱、夏秋苦潦」成為林邊溪流域的最佳寫照。

1912年日本政府為改善萬巒、潮州一帶淹水問題,因此有了林邊溪大石堤工程,加上當時日本把台灣作為農業發展的基地,且蔗糖國際價格上漲,日本政府規劃在屏東地區進行甘蔗種植的計畫,要求當時的台糖株式會研究灌溉工程,準備在屏東萬隆農場進行開發。

日本工程師鳥居信平在考察當地伏流水走勢後,分別在1923年和1925年於林邊溪和力力溪上游設置集水廊道,其中林邊溪上游的,即為二峰圳。早期二峰圳規劃在河道內以枯枝編成過濾網,埋在河床底下、枯水期伏流水最低水位處。

有孔渠埋設在含水層中,並在其後規劃引水渠道,讓山上流下的混濁河水透過過濾網,攔截砂石。從林邊溪河床望去,滾滾的泥水通過二峰圳後,轉為清澈的水源,朝萬隆農場送去。

由於二峰圳位置與萬隆農場高度差距180公尺,以重力方式在中、下游取水,完全不需以電力馬達抽水。取水渠道2500公里長,沿線居民也可取水使用,使附近居民一起獲益。

另外林邊溪雖然枯水期河床裸露,不過河床底下一米至六米的伏流水和六米以下的地下水仍有充沛的水量。因此二峰圳在枯水期仍有每日7萬噸的取水量,在日治時期,可灌溉680公頃的甘蔗田,以及970公頃的水稻田。相較於現在把地下水視為不穩定的水源,不斷以水庫當成穩定供水來源,日治時期的工程師,就以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地下水源。

二峰圳並沒有把林邊溪所有的水取走,而是取了6成左右的水,其他的水則回到林邊溪,加上當時進行工程時,鳥居信平與沿岸原住民部落有充分的溝通,同意讓部落都有使用水權,因此得到部落很大的支持。

相較於現在動輒上百億的水庫工程,二峰圳的建造費用相當便宜,加上自然的過濾工程,解決台灣豐水期原水濁度過高的問題。目前屏東規劃的大潮州人工湖工程,也是複製二峰圳的概念,引入兩條河川的水,讓人工湖有過濾、保水和防洪的功能。

一直到現在,二峰圳仍執行過濾和取水的功能,由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的研究團隊與台糖合作,進行研究與維護工程,每年6月吸引許多蝴蝶盤據在取水口附近喝著清澈的溪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