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去年受邀來台檢測核四地質的日本富士常葉大學講師塩坂邦雄,今年再度來台觀察核四廠鄰近斷層的分布狀況。1日塩坂與同伴真崎庄司結束3天調查行程,提出初步觀察心得。
塩坂首先指出,由於去年來台僅以肉眼觀測,因此今年特定以儀器進行測量,不過因為台電方面今年拒絕讓他們進入場內調查,因此他們只能在核四廠外測量。
塩坂表示,去年在核四廠內、深水池旁發現一道長度大約5、6公里,年代古老的斷層,不過尚無法推測它的活動狀況。不過這條斷層僅離爐心5百公尺,對核電廠安全有一定的危險性。
今年塩坂以探地雷達掃描核四廠外的地質,發現這是一個古老的破碎帶,且面積相當大,塩坂擔心,破碎帶內飽含水分,容易導致兩邊地層滑動,不過破碎帶的更詳細資料,還得等他們回去分析後才能有更嚴謹的結果。
真崎則強調,即使這個破碎帶沒有活動現象,但是只要其他地方發生地震,也會導致破碎帶的「震度階」比起其他沒有破碎帶的地方高上1.5倍,而發生更大的震動。「福島核災過後,日本關閉了濱岡電廠,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底下有至少5條斷層通過,為了安全,政府選擇關閉。」
另外去年塩坂等人也在距離核四廠約1.5公里處的澳底漁港發現一個新斷層,且根據附近堤防上的裂痕,可以推測這個斷層在這30年間曾有活動跡象。真崎指出,根據衛星圖可以發現當地有5條斷層分布,而此處的地質與核四廠區的地質一模一樣,也同樣受到菲律賓板塊的擠壓,換句話說,核四廠區底下應該也會有因壓力推擠而出現的斷層。
不過去年台電對於塩坂等人發現的新斷層,卻推說這僅是一個「小斷層」,不會有任何影響。讓塩坂等人驚訝,即使在日本,對斷層這類無法閃躲的地質證據,政府至少還會請人做研究,然後提出反駁的科學根據,但是在台灣,官方卻是一開始就否認到底。
澳底發現的斷層,破碎帶大約有18公尺寬,如果以活動一次移動3公尺來推估,這個斷層至少活動過6次。塩坂強調,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知道地震會在何時發生。而雖然核四廠的耐震係數是0.4G,但真崎諷刺:「那根本是日本電廠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前的水準,現在日本電廠都已經將耐震係數增加到1.1G。」
塩坂指出,台灣是一個造山運動後出現的島嶼,不穩定的地質廣佈全島,但是台灣官方的報告中卻沒有指出核四廠鄰近有任何不安全的跡象,恐怕有隱匿證據的嫌疑。他也強調,台灣的官方若要反駁他,至少得先拿出科學證據,而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反駁。
雖然遠在日本,塩坂也一樣憂心核四發生問題後將帶來的災難,他建議:「在台灣政府對於當地地質沒有全盤了解之前,應該要全面停止核四工程。」至於這次的調查報告,將會在一個月後有詳細的分析結果出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