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科學園區曾經是經濟發展的推手,但在各地方政府不斷複製的過程中,原本的金雞母卻造成政府嚴重的財務黑洞。甚至因為在開發過程中進行大量的土地徵收,導致農業用地受到蠶食鯨吞,也讓農業生產出現危機。17日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科學園區三十年──發展典範或迷思」研討會,從各種角度重新檢視一味追求科學園區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惡果。
科學園區屬於自成一格的「特區」,這些特區享有租稅、地價和制度上的優惠,讓廠商得以在生產成本上有較多競爭優勢。但是各地方政府不斷複製「特區」的過程中,卻扭曲了扶植弱勢產業發展的用意,讓科學園區轉為地方政府開發土地的手段,甚至讓已經成熟的產業不斷享用國家大兩的資源。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徐進鈺指出,「特區化」原本是後進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為了追趕先進國家而出現的手段,透過「特區」的設立,給予各種優惠,讓弱勢產業能夠得到政府資源的協助,並在國際間擁有競爭力。特區設置從過去的加工出口區,一直到現在不斷成立的科學園區,特區內的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並促成技術轉移、增加就業、培養人才與學術研究商業化等目的。
「不過並非所有的特區都能達成原本預設的目的。」徐進鈺表示,在各國的例子中,許多特區反而成為「飛地」,單純的獨立在地區之外,與所在地毫無連結,當然也無法達到提升就業或是讓產業出現群聚效應的目的。
近年來地方政府主打著產官學合作、平衡區域發展等理由積極爭取科學園區的設立,但徐進鈺也直言,許多學校根本只是科學園區內廠商的人力培養所,且科學園區這類特區一開始就是為了「不均衡發展」而設置,又如何能達到區域平衡發展的結果。另外科學園區雖然希望能夠達成產業群聚效應,但徐進鈺也強調,空間上的接近頂多是群聚效應發生的充分條件,但不代表有科學園區設置,就一定會發生群聚效應。
雖然不一定能達到經濟上的目的,但科學園區仍是各地方政府搶著爭取的重大建設,其中一個理由就在於週邊土地開發利益,「土地炒作早已是科學園區發展中,沒有被說出口的理由。」徐進鈺指出,不論中科或南科,科學園區周邊基地的地價在科學園區設立後幾年,都有明顯調漲的趨勢。但科學園區的使用效率卻不如原本預期。
「當初南科設置前,多數廠商都承諾願意進駐設廠。」徐進鈺說,不過這些廠商同意設廠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如果在媒體上表達不願設廠,將會引起外界質疑是否營運有困難,反而導致股票下跌,「但只要答應設廠,政府就會幫廠商在園區裡保留一塊空地,等待廠商隨時有意願時再開發。」加上當時政府擔心廠商西進前往中國大陸設廠,因此提供許多優惠。但結果卻是原本預期開發率可達100%的南科,十幾年過去僅有7成土地進行開發。
而所謂的提升經濟成長方面,徐進鈺指出,科學園區開發三十年來,營運效率卻不高,與加工出口區相比,加工出口區的營運效率每公頃可達6.769億元,最賺錢的竹科則是每公頃8.844億元,不過雇用人數卻比加工出口區還少。而南科每公頃僅有3.592億元的產值,剛開發的中科目前則是每公頃1.759億元。營運效率遠遠不及過去的加工出口區。
除了營運成本過高,營運效率偏低,且預期目標無法達成,徐進鈺也指出,從南科開始,由於開發基金已瀕臨用罄,只得不斷使用台糖土地進行開發,而這些大面積的使用農業用地進行開發,也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狀況。徐進鈺表示,台灣的科學園區開發以成為「階級的剝奪」,不在以扶植產業為目的,反而是讓已成熟的產業予取予求。也讓地方政府以競爭力、發展為由建構一套論述,要求科學園區不斷設置。
徐進鈺感嘆,產業的優勢,早已不是過去的所指的「比較的優勢」,而是轉化為「競爭的優勢」,換句話說過去比優惠補貼降低生產成本製造的優勢,應該轉化為調整生產過程,在創新的思維中創造優勢。但現今的科學園區卻還再以補貼創造比較優勢,徐進鈺認為,台灣的產業已經到了必須應該重新思考、調整腳步的轉捩點。
留言列表